
(本报记者:陶东)5月4日,宝兰客专应急抢险施工的新增声屏障400米工程关键工序基础浇筑于晚上21点40分、23点50分全部浇筑完成。这标志着为期8天的抢工鏖战取得决定性胜利。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铁路老兄”、“水电新军”同台竞技的激情碰撞。
2016年4月26日,兰州铁路局、甘青公司根据铁路总公司打造宝兰精品线环水保的高标准要求,在宝兰客专10标段新增声屏障400米。甘青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史克臣要求:各单位要尽快安排人员进入施工现场,4月26日开工,5月15日完工。在规定的20天时间内必须完成施工任务。
声屏障,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宝兰客专声屏障是复合型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目的是为减轻高铁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即隔音墙也称为声屏障。
接到任务后,宝兰客专项目部立即成立了施工组织机构,由项目总经理郝长福任施工总负责人,明确各方人员分工。迅速完成10标环水保工程克缺整改工程专项方案,批准并办理上线施工等相关手续后,保证5月4日至5月15日按照批复的天窗点计划完成全工序施工。
4月27日,临时指挥部在碱窝川特大桥119号墩下搭建的帐篷里开始办公。现场负责人时坚、翟新分与对外协调人员刘培鸿与临近施工区域村民就临时征用土地达成协议,划线确定施工区域,修建便道。为确保桥梁下方便道的行人安全,在施工区域内桥梁下方便道设置警戒线进行防护,设置安全警示牌。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待命。领导执行包保制度,2支协作队伍30人包凿除、浇筑,现场24小时两班倒。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插板式声屏障施工既要凿除竖墙A及遮板拆除,不仅需要各工种的人员,更需要大型设备、不同的工器具和配套设施。4月27日项目部配置了2空压机,4月28日从西安租赁2台大功率空压机,配风镐15把。发电机4部,电焊机6部,弯曲机1部,切割机2台,运货车2台。空压机工、电工6人。各种钢筋采购到位、关键预埋螺栓因环保原因甘肃只有两家,可生产能力有限不能及时提供,只好多方联系,最终从河北专门厂家联系到预埋螺栓215套,先期专车发了一批货于4月30日晚21点到现场,5月2日全部到货。多次交涉最终立柱215根已定货,预计9号保证到货。4月28日,专用植筋胶从兰州采购到货。4月28日钢筋采购到位、模板材料到位,所有人员的安全帽、反光背心、高压吹风机、鬃刷等全部配置到位。这些都使现场人员干活有了底气和信心。
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进度。现场安全负责人张国梁大胆管理、严格要求作用明显。各项工作有序展开:施工区段桥下防护栅栏拆除;在防护栅栏外侧修筑汽车运输便道;靠近线路侧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派专人指挥吊车、看护空压机;桥上作业人员沿边作业必须固定好安全带……无论打钻的、植筋的、绑扎钢筋、浇筑作业人员要求安全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兰州铁路局相关规定,对临近营业线施工的驻站联络员、安全员、防护员、施工负责人持证上岗。抢工期间安全事故实现“双零”目标。
声屏障的施工追求精品是我们的目标。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按设计施工工艺、流程逐项落实。对重点环节和出现几大“老虎”逐个清除。
凿除是第一“拦路虎”。由于原施工普通栏杆遮板为预制安装形式,所以在凿除过程中仅需对竖墙A混凝土进行凿除,同时保留竖墙A预埋钢筋,找出竖墙A与外侧遮板的连接钢筋进行切割,待外侧普通栏杆遮板与竖墙A完全脱离后,采用吊车将外侧遮板吊离。竖墙A凿除的废渣,集中后统一装袋,由吊车吊至桥面下。拆除过程中,要求严禁触碰接触网基础和拉线基础。为加强对梁端接地钢筋的保护,安排专人凿出接地钢筋并接长,重新安装接地端子。割除钢筋采用砂轮等进行机械切割。声屏障竖墙A植筋,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抓好施工作业面清理、采用高压风除尘方式进行作业面的清理,采用电钻在梁面上钻孔。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要求施工,严禁加深孔深,避免打穿梁体。孔位应避让构造钢筋,孔道应顺直。清理钻孔:孔道先用硬鬃毛刷清理,再以高压风吹去孔底灰尘、碎片和水分。灌胶:将植筋胶由孔底灌注至孔深2/3处,待插入钢筋后,胶即充满整个孔洞。钢筋插入前应清除插入部分的表面污物,并须插到孔底,孔口多余的胶应及时清除。在胶液干固之前,避免扰动钢筋。植筋钻孔后,立即清理干净,并予以植埋,避免成片植筋孔长时间空待。对施工的盲孔应立即清孔干净后用植筋胶回填。实验人员对植筋施工进行检验、监理验收,植筋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
第二“拦路虎”是绑扎遮板及竖墙A纵向连接筋。采用定型木制模板按声屏障遮板结构尺寸进行安装加固,模板横穿对拉杆,靠近竖墙B侧模板采用斜撑杆加固。
第三“拦路虎”是预埋件安装精确度。模板安装完成后,进行声屏障基础预埋件的安装及加固,声屏障预埋钢板严格按照图纸进行预埋,由于声屏障金属板的标准长度为2米,故预埋件的间距标准段均按2米/处预埋,非标准段(梁端及桥梁接触网基础位置)适当可做调整,调整间距不大于2米。杜绝声屏障基础预埋件与桥梁接触网基础位置发生冲突。按照图纸要求,声屏障预埋件“U”型螺栓丝杆部分外漏长度不小于15厘米。声屏障基础预埋件安装固定完成后,由现场监理单位进行浇筑前的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作业。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前,对浇筑段落内的通信信号电缆槽盖板、道床板、钢轨覆盖彩条布防护,防止混凝土污染已经施工铺设完成的通信信号钢轨和道床板。
第四“拦路虎”浇筑是防止爆模。浇筑采用吊罐人工入仓的方式进行浇筑。混凝土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罐车运输至桥下,吊车将混凝土运输至桥面上。浇筑过程中为了避免预埋件移位,振捣过程中振捣器不直接触碰预埋件振捣。抹面过程中为了确保预埋件钢板顶面的平顺性宜采用靠尺进行测量,如出现不平顺现象及时调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采用人工拆除的方式,先拆除斜撑,再拆除对拉杆。模板拆除后由吊车吊运至桥下。待模板拆除后,对施工的声屏障遮板及竖墙A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安排专职人员在批复的施工天窗点时间内进行养护作业。竖墙A混凝土龄期满要求后,采用人工安装声屏障立柱。调整H型钢立柱的位置、高度、垂直度及立柱之间的间距,用水泥砂浆填充密实H型钢立柱底板与基础之间的间隙,收紧预埋螺杆的螺母将立柱固定在基础上。为避免坠砣与声屏障发生冲突,坠砣附近的声屏障采用外绕的形式。声屏障安装完成后,施工电缆槽内的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安装RPC盖板,并对切割后的桥梁栏杆切面,按照设计防腐要求,进行防腐处理。清理桥下施工垃圾,恢复桥下防护栅栏。复垦临时便道。每个环节的卡控到位,质量得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河南长城监理工程师全程参与质量控制。特别在A墙及遮板凿除拆除、立模、预埋件及钢筋绑扎,植筋质量、浇筑质量严格验收,除测量尺寸,植筋拉拔实验,清理浇筑面等严格要求、及时整改达到规范要求,再进入下一程序。当等强时间够以后,拆模面光洁、整齐得到业主、监理好评。
新增声屏障施工关键取决于基础处理的混凝土浇筑。而大天窗内(5月4日)完成就意味着胜利。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项目部施工段5孔梁A墙及遮板凿除是整个施工第一个卡脖子任务。由于原施工的A墙浇筑和遮板安装质量高,凿除难度很大。项目部发动人力资源,4月30日从配合过的作业队伍抽调风钻工组成两个突击队,其中从银川工地抽善于打风钻能吃苦9位“穆斯林同胞”和当地协作张焕章队伍10位进行劳动竞赛,两人一把风镐,他们人休息设备不休息,把午饭、晚饭送到工作面,节约有限时间。5月3日下雨天,雨稍小一点,他们就穿上雨衣拿起风镐奋战在桥面。连续作战2天2夜凿除2孔梁共计52米,张焕章队伍10人从4月30日至5月1日,2天2夜连续作战凿除54米,这两个队伍的劳动竞赛效果显著。另外在抢立模、绑钢筋、浇筑时张焕章队伍抽调骨干40人投入战斗。在绑钢筋最关键时期,张文山副总经理5月2日从兰州水源地工地抽调绑钢筋骨干人员19人前来支援,这支生力军刚上工作面不到3小时,天公不作丆丆
美,下起了雨,项目部后勤立即每人配一套长雨衣,配秋衣秋裤,夜班人员配棉衣。支援人员冒雨连续作战1天1夜,完成钢筋绑扎任务,5月4日晚上21点声屏障基础浇筑完成,这三支队伍为本次任务顺利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是一个英雄的集体。公司副总经理张文山坐镇现场,指挥、协调;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京沪铁路建设的虎将、10标项目部总经理郝长福白天值班跑现场查质量、安全、进度,协调兄弟单位施工,接待甘青公司、兰州铁路局工务处等各级检查,组织召开每日调度会。夜里等施工现场的消息,抢工期电话不断;项目部副经理兼安全总监马永强,在天水联调联试指挥部驻点,协调所有的施工计划及上线调令。5月2日赶回来在现场连续盯了2天2夜,嗓子哑的说不成话了;青海省劳模、二工区经理时坚,43岁,参加工作22年来,从技术员成长为工区经理,从资源配置、物资采购和后勤保障,坚持夜班值班;现场施工负责人翟新分47岁,参加工作24年,他是在现场坚持时间最长的人,只知道干活,有拼命三郎之称,连续作战,脸晒黑了,胡子几天都没顾上刮;项目部副总质检师贾宝武,负责模板加工安装,崇尚实干,发挥自己立模、浇筑专长,盯在现场,爬高下低,嗓子都喊哑了,有时头晕,就地休息一会,稍好点又继续坚持在现场;钢筋加工负责人李西峰,是位54岁的老同志,是金属结构制作和安装方面得能手,从加工厂到桥面来回跑,一脸憔悴,但在坚持;杂活负责人肖军,回族,52岁,是位经验丰富的多面手,尽管吃饭不方便,就用方便面解决,坚守工地。从现场技术交底到建帐篷、桥上桥下协调,绑钢筋、浇筑都盯在现场;负责对外协调的刘培鸿,34岁,是我们的征拆协调能手。在本次施工前的临时征地、便道修理,多次为中铁二局、四局施工区域村民阻工现场予以协调解决;现场技术负责人朱广琼,32岁,业务熟练,坚守在施工一线,是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张国梁,28岁,指挥机械作业时,均站在能通视的安全地点,并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一直坚持在工地脸晒得黝黑;测量队的5人在李军带领下,背着测量仪器上桥下桥,来回奔波;试验室主任赵雁斌和方虎刚2人盯在现场,作混凝土试验、拉拔试验,及时调整混凝土技术参数,为保证施工质量保驾护航。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电建源于江河,走向高铁、融入高铁,从京沪高铁到宝兰客专,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跨越,项目部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树立着非水电品牌,也将在转型升级的征程上,劈波斩浪,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