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回忆老李
  (作者:谢小忠)建一个工程,交一方朋友,走过的工地多了,认识的人也就多些。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就渐渐淡忘了,如没有特殊的事件勾起深层的回忆,恐怕有些人就永远消失在记忆里。
  初识老李是在1997年的春天,刚到项目上工作,总看见一个中等个头,满脸皱纹,已近古稀的老汉,在院子里忙忙碌碌的,因为没有工作上的关联,也就很少打交道,最多也就是夜班进出营地,老麻烦人开门、锁门,看着一大把年纪,心里怪不落忍的。
  大概是1999年入秋吧!记得院子里柳树纷纷落叶,由于工伤原因,我调动了岗位,负责项目部的后勤综合管理工作,才算和他朝夕相处起来。他的工作是营地门卫、打扫卫生,有时还要客串一把锅炉工。每天蒙蒙亮,他就早早起床,清理院子。为了省钱,他很少去食堂吃饭,下把面条,撒点菜叶,算是一顿饭了。其实他家就在二十几公里外的县城边上,可很少见他请假回去,总是老伴或孩子隔三差五的送些柴米油盐。
  晚上闲暇时间,我喜欢在办公室上上网,看看新闻、电影什么的,偶尔他会进来,汇报一下工作、拿些灯泡、工具之类的东西,时间长了,慢慢的熟悉了,有时会坐下来聊聊天,摆摆龙门阵,我就知道了他很多故事。曾经在青海当兵,回乡还做过很长时间的村干部,听着他娓娓诉说,一幅幅波澜壮阔、崎岖坎坷的往事跃入眼帘,说到兴奋处,还能从他沧桑的脸颊上看到一丝峥嵘岁月的激情。
  记得一次,夜班保安监管失职,后院丢失了一些材料,我极其愤怒的叫来他和两个专职保安,狠狠教训了一番。看着他低着头,委屈的样子,顿时有些后悔,一个比我父亲还要年长三四岁的老人,我的言语之间间,似乎有些唐突和轻狂。其实想想,事情和他没多大关系,只是一时气愤也就没能收住情绪。等保安一离开,我赶紧和颜悦色的向他赔罪,希望得到谅解。没想到,在往后的日子里,他竟然不顾天寒地冻,半夜三更起来巡查院落、监督保安,此后项目部再也没丢失过东西。
  其实,除了本职工作,他帮了我不少忙。逢年过节布置会场、准备娱乐活动,办公室人员不足,他总是不请自来,这里搭个架子,那里挂个横幅,前面画个场地,后面擦个玻璃,看着他老迈的身体,忙的不亦乐乎,我劝了他好多次,还是依然如故,还总宽慰我说:你腿脚不方便,这点小事就让我干吧!渐渐的,他融入我的生活,有时想想,很多事,离开他,我都会举步维艰,正是得益于他默默无闻的帮衬,让我才能举残破之躯,做好每件事情,从而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
  他很爱吃饺子,隔上几天就会自己包上一盘,打打牙祭。每到吃饺子的那天,他会悄悄走到我的身边,端上满满一碗,让我尝尝鲜。说实话,那种纯肉馅的饺子我本就不太爱吃,尤其还是厚厚的手工皮。可我还得装作很喜欢的样子,就怕伤了他的心,一片爱心总是要鼓励和支持的。几次委婉的告诉他,自己不容易,有点好吃的就不要分享了,他却一直没有听进去,我也一直没有说出那句难言的话,至今想来满满的都是愧意。
  没想到生离死别的日子来的那么突然。2001年的冬天,天气特别的冷,感冒引发肺炎,加上固疾发作,他病倒了。腊月二十八我去家里探望,他还努力挤出一丝艰难的笑容,告诉我年后就会回来。正月十五还没过完,他的老伴到项目上,一见我就泣不成声的告诉我,老李走了,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保重身体。我木然的站在那里很久、很久,也不知道她们是何时离开,泪水犹如开闸的洪涛,一泻而下。
  多少年过去了,这个可亲、可敬、可爱老伙计还时常浮现在眼前,每每想起,几许温馨、几许酸楚,都化成淡淡的祝福。老李,你在天国还好吗?谢谢你,这句话藏在心里,说的这么晚,希望你能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