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对落实中央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密切党和群众的关系、团结和带领大家实现公司改革发展的既定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一项重大政治原则。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发展同党的建设同频共振,对企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恪守正确的发展方向,对提振员工士气,齐心协力谋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否认,在发展的进程中,随着企业外部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及企业内部体制机制的变革,一些党员的思想认识出现了模糊,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一些党组织正常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经常,政治功能弱化,影响了上级决策部署的落实。因此,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使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党建工作的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根据中央和总书记关于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梳理目前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全面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组织架构建设。按照总书记“哪里有职工群众哪里就有党员,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的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的要求,今后新建单位、项目必须保证党的组织机构与行政机构同步建立。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切实选好干部、配强班子,特别是要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岗位上来。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制度保障建设。要突出遵守《党章》规定,坚持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强化集中学习讨论、讲党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措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党费收缴管理、发展党员、党员集中培训、流动党员管理等日常教育管理制度,使党员日常管理严肃认真。近年来,公司党委多次根据企业党的建设新形势完善修订党建工作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但随着形势的变化,为突出工作实效,仍需继续研究探索新的管理制度。要把制度执行不严的问题作为关注重点,要注重对日常管理制度的梳理分析,查找哪些制度落实不到位,原因是什么,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同时,要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关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组织和个人要严肃处理,维护制度的权威性。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作用发挥。坚持政治功能,就是要增强坚持政治方向的坚定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方向,注重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科学武装基层党员和广大群众,教育引导党员和群众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和思想认同,增强维护党的领导的自觉性,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服务功能,就是要提高自身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打铁还需自身硬,基层党组织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下大气力完善党员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强实践才干。要强化服务职工群众意识,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提升与群众打成一片、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自觉,始终带着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要强化服务生产经营的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公司结构调整优化的中心工作上来,凝聚到推动公司科学持续和谐发展的大局上来。
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建强支部这个抓手上来。公司基层党支部众多,各个支部所处的环境和工作开展情况也不尽相同,要认真梳理当前基层党支部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对于问题特别突出的基层党党支部,要整顿到位;对责任心缺失、能力不强、不能胜任的基层党支部书记要及时作出调整;对基层党组织覆盖的薄弱点、空白点,要强“短板”、补“空白”,要努力打造一批贴近实际、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促使每个党支部成为政治坚定、团结有力、担当尽责、群众信任的过硬支部。
全面强化公司基层党组织建设,不仅是落实中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也是我们推进改革、加快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各基层党组织务必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体现差别、突出特色,在原则坚守中强身健体,在创新工作中释放活力,真正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凝聚推进公司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一尧四版编辑陈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