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版
本期发布:
全力推进国际业务转型升级
--贯彻落实公司2017年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之四
  (本报评论员)深入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做强做大做优国际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我们必须一以贯之,认真贯彻落实。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陷入低潮,加之部分国家政局动荡,严重制约了公司刚刚发展起来的国际业务。随着近几年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公司在国际业务发展方面的策略调整,我们开始进入触底回升阶段,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公司通过实施“三位一体”管控模式,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强化海外业务人才队伍建设等,国际业务呈现出崭新的发展局面,在持续巩固安哥拉、埃塞俄比亚、玻利维亚市场的同时,将市场开发的触角延伸至东南亚、俄罗斯等新国别,全面新签合同首次突破100亿元,极大地提振了公司上下“走出去”的信心。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外部市场竞争激烈,经营风险巨大,同时,公司内部尚未形成清晰的未来国际业务发展规划,在管理的机制上还有很多同外部市场不相适应的地方,在管理的水平上同国际同行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持续推动国际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道路漫长,任务艰巨,当前必须在着力推动业务转型升级上下功夫。
  要在战略规划制定上下功夫。尽快形成具体务实、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国际业务发展战略规划,深入研究集团和公司“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研判国际发展机遇和市场,建立健全公司全球、区域、国别的海外市场开发和营销体系建设,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整合现有资源,提出未来发展的路径和阶段性目标,做到国际业务发展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以规划战略引领公司国际业务的有序发展。
  要在优化管理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强化“三位一体”国际业务管控模式,按照集团国际经营“五个统一”的原则,强化海外业务体系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出台国别分公司/区域经理部运行指导意见、品牌管理办法、市场布局管理办法等基本制度。强化国别分公司机构建设,渊下转第四版冤  渊上接第一版冤提升国别分公司在区域内资源整合、在建项目管控力度,将分公司的技术、管理能力和积累的经验在区域市场营销和在建项目管控中逐步放大,以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和适应性。注重研究和建立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新型商业模式、经营模式与管控体系,解决好“属地化”与营销平台的衔接,提升属地与第三国管理、技术类员工的比例,以“互利共赢”争取当地民众和政府的支持,将项目有效履约和市场营销有序开发结合起来。
  要在市场开发上下功夫。要认真研判当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洞悉市场趋势,高度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国别市场;紧跟集团国际业务市场营销战略走向,积极参与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等六大经济走廊建设。今年,集团开始探索国际业务商业模式创新,加大海外投资的力度,研究推动海外并购,开拓海外融资渠道,推动国际项目落地,我们要积极跟进参与;进一步调整自主营销思路,聚合营销资源,由过去的“全面撒网”转变为“重点捕鱼”,同时对不具备开发条件、风险不可控的项目要甄别摒弃。依托在建项目的良好履约,进一步将成熟国别市场“做深、做细、做透”。
  要在国际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继续健全完善国际业务人才培养与选用机制,按照发展规模,打造高端管理、技术和营销人员团队,满足业务发展需要;探索实施项目经理职业化管理模式,以清晰的责、权、利,调动项目责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培训力度,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强化业务培训,提升全员的素质;进一步完善奖惩约束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活力。
  做强做优做大国际业务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在当前新形势下每迈出一步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但集团和公司“走出去”的决心是坚定的,海外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只要我们紧跟集团和公司的国际业务发展规划,认真研究面临的形势,充分调动我们的智慧,不避矛盾,不畏困难,务实进取,创新工作,就一定能够开创出公司国际业务发展的全新局面。